首頁> 文章資訊

兩岸節能減碳產業合作契機

2014-12-16 09:00:00
財團法人中技社 余騰耀執行長

摘要

  由於國際氣候變遷與能源匱乏有愈趨嚴重的趨勢,且近年來兩岸服務業的掘起與快速發展,環保服務業在其間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包括能源技術服務產業(ESCO)與溫室氣體減量相關產業的「節能減碳產業」更是在兩岸推動節能減排的時刻裡執行關鍵的任務。臺灣環保節能的發展早於30年前即開始推動,累積完整的經驗、技術與專業人才,而中國大陸近10年來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環境污染與能源耗用的問題應運而生,其發展路徑與臺灣當年雷同,但其龐大的經濟體與市場所衍生的問題與需求更勝於臺灣;如果可以結合兩岸節能減碳產業優勢,以臺灣的產業管理經驗與專家人才配合中國大陸業者的製造基礎與市場能力,共同合作發展,定可創造一個嶄新又強大的「節能減碳新興產業」,合力改善中國大陸的環境與能耗問題,共同拓展國際市場。

一、前言

兩岸服務業近年來皆呈現快速成長的趨勢,節能減碳產業也因國際氣候變遷與能源逐漸匱乏的因素驅動下開始蓬勃發展,如何在兩岸節能減碳產業 同步發展的契機下,結合雙方的優勢與資源,共同合作與投資,提升兩岸節能績效,拓展海外市場,促進兩岸節能減碳產業的合作發展。

  節能減碳產業的範疇甚廣,本文乃以兩岸目前或短期內較具合作潛力的產業為主要探討對象,例如能源技術服務產業(ESCO)與溫室氣體相關業務之環保服務業,包括從事能源管理、能源資訊系統、節能設備系統規劃設置與檢測、電力需量監控系統,智慧高效率節能設備系統、電力與汽電共生省能系統、再生能源、能源管理系統與溫室氣體管理系統之輔導與驗證、產品碳足跡的輔導與認證、碳交易等企業皆屬之。

二、兩岸節能減碳產業發展現況

(一)臺灣節能減碳產業

  1. 臺灣節能產業的發展起源於1980年,當時是由能源委員會委託財團法人中技社協助,並結合中油、臺電等國營事業單位的專家,共同輔導民營企業提升能源效率,進行節能改善,1998年中技社引進國外能源技術服務業(ESCO)的節能模式,2000年能源局成立「能源技術服務產業推動辦公室」,三十多年來節能業者在政府推動企業節能的過程中持續成長茁壯,企業類別也從傳統的空調、空壓機、加熱爐等擴散到照明、系統監測模擬,並結合ICT到雲端等先進之智能技術等多元位化發展,商業模式也從單純的節能工作,演變為結合量測驗證與融資規劃的ESCO節能模式,目前ESCO業者約有600餘家,市場潛力在1,000億元以上。
  2. 臺灣溫室氣體相關環保服務業的發展,起源於近年來積極推動環境管理、能源管理與碳足跡等系統的建置,例如企業配合推動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能促使節能的提案具體落實,並且透過系統的驗證,讓節能方案持續獲得改善。至於環境管理系統與產品碳足跡之輔導與驗證工作已推動多年,政府為扶持相關企業的發展,訂定輔導機制及規範輔導與驗證機構的資格,同時辦理訓練課程,培訓專業人員也推動該產業的快速發展。

(二)中國大陸節能減碳產業

  1. 中國大陸能源技術服務業發展大致可分為二階段,第一階段於1998年12月開始實施,核心為建立3個示範性的節能服務公司和國家級的節能資訊傳播中心,第二階段於2003年後,全面推廣節能新機制,促進能源技術服務業快速發展,節能績效合同(EPC)投資總額從2003年8.51億人民幣增加到2011年412.43億人民幣,產值從2003年17.67億人民幣增加至2011年1,250億人民幣。目前企業共4,000多家,市場潛力3,400億人民幣。
  2. 中國大陸溫室氣體相關市場現況
  3. (1) 溫室氣體盤查

      中國大陸自2008年啟動「能效與碳註冊系統」,目的正在建立能耗和溫室氣體盤查自願登錄平臺;公告核算方法、工具及技術支援。大陸僅少數大型企業自發性執行溫室氣體盤查,一般企業尚未全面展開。

      根據「碳資訊披露專案」統計,中國大陸於2012年有23家企業主動參與,較2011年增加了13家。2013年中國大陸公布首批10個行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其目的是為了供開發碳排放權交易,建立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制度,完善溫室氣體統計核算體系等相關工作參考。

    (2) 碳足跡

      中國大陸制訂《低碳產品認證管理辦法(暫行)》,實行統一的低碳產品目錄、國家標準、認證技術規範和認證規則及認證證書和認證標誌。

    (3) 能源管理系統

      中國大陸自2009年起開始推動GB/T23331能源管理系統,指導企業開發建立能源系統,推動節能減排工作的落實,主要試點為鋼鐵、有色金屬、煤炭、電力、化工、建材、造紙、輕工、紡織、機械製造、電子資訊產品、交通運輸和公共建築等13個重點行業開展,同時推動萬家企業能源管理體系建設工作。

    (4) 碳交易

    中國大陸碳交易制度發展迅速,2011年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等七市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2012年6月13日發布「溫室氣體自願減交易管理暫行辦法」。雖然目前皆屬地方之碳排放交易市場,並依地方產業特質與需求進行規劃試點,但其模式與市場行為終將因市場的需求,逐漸跨區磨合統一交易機制。整體而言,中國大陸碳交易市場的發展路徑包括 ①地區試點探索(2012~2015)②地區試點完善推廣(2016~2020)③全中國大陸碳市場建設(2021~2030)④邁進國際市場(2031以後)等四個階段。

三、兩岸節能減碳產業發展的優劣勢比較

(一)臺灣節能減碳產業

  1. 優勢
  2. (1) 推動節能減碳多年,且與先進國家簽訂能源技術合作,累積許多相關技術經驗與專利。
    (2) 人文背景與中國大陸相近,先進國家之節能技術已經本土化改良應用,可快速且無縫的移植中國大陸使用。
    (3) 節能減碳推動的早,相關人才齊備,且經驗豐富。
    (4) 中國大陸正推動中的溫室氣體排放盤查統計相關措施,臺灣企業具成熟經驗,可協助驗證等相關工作。
  3. 劣勢
  4. (1) 企業大都為中小企業,其資金與人力不足,跨足中國大陸市場,恐力有未逮。
    (2) 中國大陸並不承認臺灣經驗實蹟與專業證照資格,重新建立資質況日費時,恐失商機。
    (3) 兩岸融資體系合作機制尚未健全,推動ESCO需要的融資支援欠缺。
    (4) 由於資格與實蹟不被承認,無法列入政府公告的專業企業名單,無法申請相關獎勵優惠與政府標案,影響競爭優勢。

(二)中國大陸節能減碳產業

  1. 優勢
  2. (1) 企業以大中小型參半,大企業中以央企具多其資金充裕,人才之經驗雖不足,但專業人才仍多。
    (2) 已有數千家企業列入政府公告之專業企業目錄,有申請政府標案與獎勵優惠之優勢。
    (3) 節能減碳之融資制度多元,多種基金與創投公司願意融資或投資節能績效保證合約。
  3. 劣勢
  4. (1) 節能減碳企業良莠不齊,大都缺乏實質經驗,且具有實務經驗的人才缺乏,導致許多企業公信力之不足。
    (2) ESCO企業尚屬發展中的產業,行業規範如服務標準、節能量測和認定方法、合約規範等尚未完整建置,導致合約常有績效認定糾紛,市場風險與企業經營風險高。
    (3) 中國大陸金融機構利率高,且對ESCO績效保證合約不瞭解,無政府擔保,取得融資困難。
    (4) 減節減碳的觀念並未全面宣導,一般業者與商業並不瞭解ESCO之運作模式。

四、兩岸節能減碳產業的合作契機

  臺灣節能減碳產業發展較中國大陸早,已累積豐富的經驗,技術層面也較有優勢,而中國大陸配合政策的推動,擁有龐大的市場潛力,如果可以結合雙方的優勢與資源,透過雙方的交流與合作,中國大陸業者可藉由臺灣企業的發展,學習與管理整合模式,並讓臺灣業者瞭解中國大陸的需求與市場模式,學習相關制度與法令,兩岸分工合作共創商機,並合作拓展國際市場。分析兩岸節能減碳產業之合作契機有下列三者:

(一)彌合兩岸制度與決策模式的落差

  兩岸雖然文化相似,但社會體制政府組織架構並不相同,這些差異導致兩岸於推動產業合作過程中,出現制度安排和決策模式的落差,所以兩岸之間應先建立可行機制,並適時調整彌合兩岸制度安排和決策模式的落差,乃兩岸產業合作契機之一。

(二)透過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之產業合作

  兩岸業者透過優勢互補的組合,進行互利雙贏的合作,對於有利兩岸的產業發展,但由於兩岸政治與社會型態相異,臺灣業者對於投資中國大陸市場與兩岸合作有較高之風險考量,若透過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則可提高兩岸產業合作信任度,降低風險考量,乃兩岸產業合作的第二個契機。

(三) 建立兩岸之間訊息交換的機制

  兩岸產業合作前需要精確掌握對方之產業發展狀況,俾利隨時交換資訊,適時互補合作,因此,建立兩岸之間的訊息交換機制,乃兩岸產業合作的第三個契機。

五、結論與建議

  兩岸節能減碳產業在國際環境與能源的趨勢下皆快速成長,臺灣產業發展較早,技術的開發與管理經驗成熟,中國大陸產業資金豐沛,政府政策與優惠措施積極,且市場潛力較大,若能結合兩岸之優勢環境與資源,節能減碳產業的發展無可限量。建議兩岸得宜推動下列諸項合作模式:

(一)雙方政府合作

  以研究單位為對口,並從中國大陸地方政府合作開始展開,再合作共組國家級研究中心。

(二)企業合作

  企業合作模式,大體可規納為產業網路與策略聯盟兩種合作模式。1、產業網路大致可分為 (1)市場型網路 (2)人際型網路 (3)穩定型網路 (4) 內部型網路 (5)策略型網路等五種型態。2、策略聯盟合作模式─兩岸產業在生產、行銷、研發及技術等方面相互合作,並在產品、人員、財務方面戶相支援,以達到共同目的之企業行為。

(三)產學合作

  產學合作兩岸已進行多年,宜引導「節能減碳」產業透過產學合作模式逐步展開,其對產業的益處包括:1、接觸屬於比較前端的研究或技術知識。2、分散研發風險。3、培養高素質的研發人員與員工訓練。

透過上述三種合作模式,可結合策略、研發與產業等全方向的實質合作,並且穩健企業合作的基礎與信心,進而拓展兩岸與國際之節能減碳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