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資訊

環境教育—中國大陸自然與人工濕地需取得平衡

2014-07-07 16:01:41

  近年來中國大陸某些地區出現人工濕地增加,自然濕地卻逐漸消失的現象。維護生態濕地已經成為中國大陸各界普遍關注的話題。

  人工濕地能否代替自然濕地,其優劣勢為何?中國大陸國家林業局調查規劃設計院GEF濕地專案辦公室處長袁軍表示,目前中國大陸大部分人工濕地是在自然濕地的基礎上改造規劃,例如許多濱海灘塗濕地經過人工開發後,成為魚塘、蝦塘和鹽田等。

  中國大陸也有許多完全由人工建造的濕地,例如安徽省合肥市的天鵝湖,即是為了景觀需求而挖建的人工湖。雖然這類人工湖也會逐漸具備一些天然濕地功能,擁有調節氣溫、蓄積洪水的作用,也能增加水生動植物和鳥類的數量;但自然濕地減少,人工濕地增加,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也很大。

  自然濕地具有較佳的防風、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降解污染物等功能,而人工濕地則是以景觀及經濟效益為建設目的。例如將海灘開發成鹽田,可獲得比較高的經濟效益,因此許多海灘被開發成鹽田。

  自然海灘及潮間帶上生長的堿蓬、檉柳等植物,能夠維持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吸引許多鳥類及底棲動物,但開發成人工濕地後,許多物種會受到影響,導致濱海濕地的自然特性和生態功能逐漸喪失。

  另外有些人工溼地是從糧食生產的角度來開發。例如東北地區的三江平原從西元1950年的「北大荒」,成為當今的「北大倉」,就是把濕地改成耕地;洞庭湖面積在同一時期有4,350平方公里,而現在只有2,700平方公里,原因也是把自然湖泊濕地改造成人工濕地種植水稻。

  袁軍也表示,人工濕地和自然濕地不能互相替代,自然湖泊和水稻田、濱海灘塗和魚塘、蝦塘,其濕地功能不同。雖然人工修建的水庫和溼地隨著時間的推移,其特性會逐漸接近自然生態的功能,但自然濕地和人工濕地在生物多樣性的豐富程度卻差別很大。

  中國大陸第二次全國濕地資源調查把人工濕地分為5個類型:庫塘、運河、水產養殖場、水稻田、鹽田。除了庫塘具有部分自然湖泊特性外,其他4類人工濕地基本上不具備自然濕地的生態功能,即便兩者面積相等,它們的生態功能卻相差很大。

  中國大陸相關單位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各地已經展開恢復自然濕地的措施。西元2001年,黑龍江省政府停止濕地開發,將不宜耕種的土地全部停耕,並推行天然林保護工程。

  自然生態擁有自我修復的能力,例如三江平原的水稻田停耕後,1至2年自然植被、底棲生物就開始恢復,但是要想完全恢復到自然的濕地結構和功能,則需要3至5年以上。但有些自然濕地一旦改造為人工濕地,恢復的時間則需更長,例如華南沿海地區的紅樹林改造成魚塘後,生態系統發生很大的變化,再恢復成紅樹林則需要更多的投資成本及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