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資訊

兩岸環保交流回顧與展望

環境永續發展基金會

臺灣現階段推動兩岸環境保護服務業交流平臺,乃由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以下簡稱環保署),委託財團法人環境永續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永發會)辦理且擔任總窗口,協助臺灣各類環境保護服務業與中國大陸之交流;總窗口統合7分組包含:環境檢驗與監測、環境工程(空氣污染防制)、資源再生與廢棄物清理、節能減碳、土壤及地下水整治與廢(污)水處理,病媒防治及環境教育。今(102)年7分組工作分別委託中華民國環境檢驗測定商業同業公會、臺灣環境管理協會、上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財團法人臺灣綠色生產力基金會(以下簡稱綠基會)、臺灣土壤及地下水環境保護協會(以下簡稱土水協會)、高雄大學、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執行各分組窗口工作。

一、兩岸環保交流重點回顧

兩岸環境保護交流啟動迄今已逾二十年,並由學術交流擴展至技術、產業合作等方向。

  • 民國81年(1992),美國華人環保學會及臺灣、中國大陸各10所大學共同主辦「海峽兩岸環境保護研討會」,是為兩岸環境保護交流以團體方式進行之肇始,其後每年分別於臺灣、大陸輪流辦理迄今,是為臺灣推動兩岸環境保護交流最具代表性活動之一。
  • 民國89年(2000)中國文化大學發起的「海峽兩岸三地環境資源與生態保育學術研討會」。
  • 民國91年(2002)臺灣土壤及地下水環境保護協會啟動的「海峽兩岸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與整治研討會」。
  • 民國91年(2002)由臺灣蒙藏基金會與中國大陸共同辦理「海峽兩岸沙塵與環境治理研討會」。
  • 民國94年(2005)起由臺灣大學與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輪流辦理「兩岸四地廢棄物處理論壇」。
  • 民國95年(2006)臺灣大學環工所與中國大陸天津大學合作辦理「兩岸沿海資源與環境研討會」,每兩年於臺灣及天津輪流辦理。
  • 民國96年(2007)起由中技社及中國大陸清華大學辦理「海峽兩岸資源與環境經濟研討會」。
  • 民國97年(2008)由中華民國音響學會(已改名臺灣聲學學會)舉辦「第一屆兩岸三地聲學研討會」。
  • 民國98年(2009)環保署參與由中國大陸科學協會主辦之「海峽兩岸青年科學家學術活動月-海上污染防治及應急技術研討會」。
  • 民國100年(2011)由中山大學及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共同主辦「海峽兩岸環境保護雙門論壇」。
  • 民國101年(2012)中技社及臺灣環境管理協會共同主辦「海峽兩岸空氣品質管理交流座談會」。
  • 民國101年(2012)中華民國環境分析學會起始「海峽兩岸環境化學研討會」等交流會議,活動頻度漸趨昇高。

上述各項交流會議或有邀請兩岸中央及地方環保機關少數部分成員參與出席,惟皆以學術交流為主軸,亦未發展形成堅固之接觸管道與合作機制。

  • 民國98年(2009),綠基會辦理「兩岸因應氣候變遷學術研討會」,嚐試建立環保署與中國大陸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以下簡稱發改委)之聯繫管道。
  • 民國99年(2010)5月,永發會陳董事長龍吉(環保署首任副署長)出席上海「全球華人科學家環保論壇」,有鑑於兩岸環保交流於產、官兩部門參與人員較少,為加速交流成效,促進產業界及兩岸主管官員互動,遂商定隔年由永發會在臺北主辦,並由中國大陸環境保護部(以下簡稱環保部)下之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以下簡稱環科會)等共同主辦。
  • 經籌備近兩年,民國101年(2012)4月,由永發會陳董事長龍吉與環科會王理事長玉慶(前環保部副部長)及全球華人科學家環保論壇召集人等共同辦理「2012兩岸環保高峰會議(高層專家論壇),成效極佳,王理事長親率35位大陸專家(含郝院士吉明及環保部多位官員)與會,我方有多位環保署高級官員與會,促進兩岸環保實務交流並簽訂合作備忘錄,開啟建立兩岸環保主管單位(環保署─環保部)之互動機制,此為搭建兩岸簽署環保相關協議之前導及重要里程碑;其後並陸續依合作備忘錄辦理多次重要交流活動,詳如後述。
  • 民國102年(2013)1月1日至16日,環保署委由綠基會於臺北市辦理「兩岸大氣保護學術研討會」,中國大陸環保部6位官員(包括負責兩岸交流業務之主管)以學會代表身分出席研討會,並發表論文,再為兩岸環保交流奠立重要基石。

二、各學術研討會、論壇、參訪等活動執行狀況(民國101-102年)

兩岸環保服務業的交流推動經由學術研討會、論壇,技術觀摩、參訪等活動,更能直接面對面瞭解雙方的現況發展及市場技術需求,故近年來,除學術界交流外,兩岸間環保服務業交流活動亦逐漸頻繁。

有鑑於此,環保署於民國101年(2012)1月13日召開「研商兩岸環保服務業交流事宜會議」,邀集環工相關協會、產業界及機關等單位,聽取環保服務業界對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各種意見,討論環保服務業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概況及相關投資障礙,並策劃未來兩岸環保交流事宜。

  • 民國101年(2012)4月22至24日,永發會與中國大陸環科會共同舉辦「2012兩岸環保高峰會議(兩岸環保高層專家論壇)」,邀請來自美國、中國大陸及臺灣等政府高層代表、傑出專家學者與會,共同研討並進行論文發表及專題演講;我方海基會江董事長丙坤、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錢復董事長、環保署沈署長世宏、臺北市政府陳副市長威仁、陳秘書長永仁等貴賓均親臨致詞,與會人員包括環保署高階主管及臺灣專家學者約150人、美國華裔專家21人,環科會理事長王玉慶先生親率35位中國大陸專家(含多位環保部官員及各地方高級官員等)與會,規模與層級皆屬空前。會議期間,兩岸代表深入探討兩岸環境相關議題,包括:氣候變遷與空氣污染防制、水污染防治、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聲學及環境噪音管制、資源回收及廢棄物管理、環境教育與生態保育、低碳政策與綠色產業、永續發展、兩岸合作策略與展望等;於4月24日,永發會與環科會簽署合作備忘錄,作為日後兩岸合作交流平臺之基礎,是為最重要成果。
  • 民國102年(2012)1月9日,病媒防治分組於高雄辦理「兩岸病媒防治環保服務業交流會」,與中國大陸瀋陽市遼寧省衛生防疫站進行交流。
  • 民國102年(2013)1月15日,節能減碳分組於臺北市舉辦「兩岸大氣保護學術研討會」,邀請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涂高級理事瑞和等6位專家學者與會,研討「空氣品質保護管理之法令、制度與控制策略」及「兩岸空氣品質監測與檢驗」等議題,並討論未來兩岸空氣品質保護與監測共同合作方向。
  • 民國102年(2013)3月,永發會洪肇嘉執行長赴北京市與環科會王理事長玉慶、任秘書長官平等人會商「2013兩岸環保高層專家論壇」時間、地點、主題等,建議配合其年度會議於雲南省昆明市辦理,並延伸至兩岸學術交流研討會。
  • 民國102年(2013)5月,永發會陳董事長龍吉應邀陪同環保署沈署長世宏赴中國大陸出席「兩岸因應氣候變遷學術研討會」,並拜訪環保部周部長生賢。
  • 民國102年(2013)6月25至26日,永發會於臺北市辦理「環保服務業及環境永續議題研討會」及參訪活動,邀請中國大陸相關人員與會說明中國大陸廢棄物管理、資源再生等市場商機及低碳城市經驗,並藉由各分組交流座談,讓國內業者更瞭解中國大陸市場現況;2天參訪活動包括:樹林焚化廠、資源回收機構等單位,增加交流機會。
  • 民國102年(2013)7月27至29日,環境檢測與監測分組與中國大陸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環境與安全檢測儀器分會及中國大陸環境品質與監測網共同主辦「首屆海峽兩岸環境監測/檢測技術交流會」,於中國大陸廣州市東山賓館辦理,並參訪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這是兩岸環境檢測/監測領域首次正式交流活動,意義深遠。本次交流會建立兩岸業界在相關領域常態交流,促進海峽兩岸在環境監測/檢測行業之合作與發展。
  • 今年最重要之兩岸環保交流會議當屬由中國大陸環科會、臺灣永發會共同主辦之「2013年兩岸環保高層專家論壇」,於7月29日至8月3日,於中國大陸昆明市綠洲大飯店舉行,經雙方克服甚多困難,終於成功舉辦。臺灣代表由環保署暨永發會率團共計45位產官學專家與會;大會開幕致詞者依序有環科會王理事長玉慶、永發會陳董事長龍吉、雲南省科協戴副主席陸園及雲南環保廳楊副廳長志強等人及後續之專題報告。學術交流會議則有「環境空氣品質管制與大氣污染防治技術」、「固體廢物汙染防治與資源回收」、「土壤環境污染防治及修復技術」及「面向節能減排目標的生命週期評價研究與應用」,由雙方專家學者參與研討。此次論壇誠如環保署參與之高階人員所言,乃為兩岸環保產官學界建立全面性交流之「環保破冰深度之旅」,開啟兩岸環保人員更密切交流溝通,並建立未來更緊密合作之基礎。
  • 民國102年(2013)9月6日至7日,應中國大陸環科會王理事長玉慶之邀,永發會代表參加上海市同濟大學舉辦「2013第二屆中國環境院所長論壇」,論壇主題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環境科技支撐,共有來自中國大陸各大學、研究院所、企業及環保單位等高階主管約140餘人出席,永發會洪執行長肇嘉教授於會中提出報告「臺灣環境工程教育發展新趨勢」,與會人員就中國大陸未來環境管理轉型與科技發展策略提出討論,並希望加強產學研整合,使環境科技研究成果能落實於產業;同時並就「十三五」環境科技發展重點方向,應朝自有技術、標準化、實用性及人才培訓等方向推動進行溝通,永發會出席代表曾就臺灣產學研合作及垃圾處理運轉管理制度等議題提出相當多經驗分享,有利於兩岸未來環境科技與管理合作交流。
  • 民國102年(2013)9月3日至5日,病媒防治分組於在中國大陸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舉辦「兩岸病媒防治環保服務業深圳、廣州交流會」。因應服務貿易協議,臺灣業者將來有可能至中國大陸地區執業,為深入了解臺灣業者及外商在中國大陸執業之困難及商機,擬組團前往中國大陸深圳市參訪臺灣病媒防治業業者及廣州省參訪外商經營現況,並與當地之愛衛辦、疾控中心及相關協會進行交流,成果豐碩。
  • 為促進海峽兩岸青年科學家的學術交流,中國大陸科學技術協會每年舉辦1次「海峽兩岸青年科學家學術活動月」。「2013年海峽兩岸青年科學家學術活動月」在9月舉辦,共有5場專業學術交流活動,包括中國大陸環科會承辦、臺灣永發會協辦之「海峽兩岸環境永續發展研討會」,於2013年9月23日在北京市西苑飯店舉辦。臺灣由永發會李董事澤民教授帶隊共13位成員參加,研討的議題包括固體廢物管理、廢棄工廠場地及地下水污染調查以及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交流三個部分內容。本次交流推廣臺灣環保經驗,提供環保設施營運技術與管理制度給中國大陸參考,並使我方人員了解中國大陸各項環保政策或設施之現況及未來規劃。
  • 民國102年(2013)10月23至25日資源再生與廢棄物清理分組出席上海「第八屆國際廢棄物年會」,中國大陸環保部多位高層官員與會,我方出席人員亦與陸方人員進行交流。
  • 民國102年(2013)11月1日至3日環境教育分組於臺中舉辦「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術暨實務交流國際研討會」並邀請大陸專家學者參加研討會進行交流,成果豐碩。
  • 民國102年(2013)11月25日至26日土壤地下水分組由台灣土水協會於高雄市召開「第七屆海峽兩岸土壤及地下水污染與整治研討會」。海峽兩岸自民國91年(2002)起持續透過此研討會作為學術交流平臺,讓兩岸的學者進行交流和學習,藉著互相切磋共同成長,提高了兩岸土壤與地下水污染與整治方面的學術水準,更培養出許多年輕學者和環境科技工作者。研討會主題包括土壤及地下水污染調查技術及應用、污染評價與風險評估、污染場址復育案例等12項相關題目。
  • 民國102年(2013)12月10至11日環境工程分組由臺灣環境管理協會預定於臺北市辦理「2013海峽兩岸空氣品質管理交流研討會」,預定出席陸方人員包括部分環保官員、學者專家十餘位,我方亦有環保署代表、學者專家數十位出席,交流議題包括:空氣品質管理策略、細懸浮微粒防制、空氣監測與檢測、兩岸大氣傳輸影響等。

三、兩岸環保未來事務合作之建議

除持續依兩會(永發會/環科會)合作備忘錄,積極辦理相關活動外,兩會並將依雙方主管機關委託,籌辦有關雙方產官學未來合作協議事項之先期作業。另將持續辦理兩岸環保技術研討會,鼓勵臺灣地區相關協會、商會公會及相關產學界積極參與,俾獲取中國大陸政府及企業與市場資訊及最新科技進展,以保持技術領先,及就地獲得環保服務業相關技術、諮詢等服務。此外,並將加速整理兩岸環保學術用語及一般專業用語,以便促進溝通及爭取商機。

未來更宜加強兩岸環保服務業相關資訊平臺,掌握市場資訊,縮短時間瞭解相關訊息;透過交流、研討會、實地參訪、參加產品展示會等,蒐集兩岸的產業群聚與連結的優勢;同時廣泛調查及彙整兩岸環保市場及服務需求,提供業者工作契機;建立臺灣示範基地,使其強化競爭優勢;最後再善用企業間的策略聯盟方式,結合彼此企業間之專業,提供專業化管理及經營,藉以擴張服務加碼,以達市場之開拓等等均為未來發展方向,冀望相關產官學各界均能通力合作,開展各自優勢,發揮團隊力量,為兩岸環保創造光明前景,共創環境永續發展新世代。

參考文獻

  1. 財團法人環境永續發展基金會,健全環保產業之管理及輔導政策方向探討專案工作計畫,2008
  2. 財團法人環境永續發展基金會,推動環保服務業交流及環境永續發展專案工作計畫期中報告,2013
  3. 兩岸環保服務業交流平網站,(http://csesep.tesd.org.tw)
  4. 陳龍吉/張家豪,兩岸環保服務業交流推動現況,海峽交流基金會兩岸經貿月刊2013年10月號,(http://www.seftb.org/mhypage.exe?HYPAGE=/03/03_content_01.asp&weekid=177&idx=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