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資訊

2012 兩岸土壤及地下水環境保護法規制度暨產業推廣研究

黃建源 臺灣土壤及地下水環境保護協會 秘書長

中國大陸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問題日趨嚴重,然而臺灣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起步較早,除已建立完善的法規制度和各項污染標準外,亦積累了豐富的調查與整治技術經驗。中國大陸環保部相關部門有意願借鏡臺灣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領域的豐富經驗,以加速落實「十二五」地下環境修復的綜合治理工作,而臺灣則冀此為國內土水產業推廣之啟程,同時邁向國際化並與國際接軌。爰此,如何促進兩岸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專業領域的交流與瞭解即成為雙方共同關注的議題。本計畫透過3個主要工作方向,包含:(1)臺灣與中國大陸之土壤及地下水環境保護法規制度、調查整治規劃等現況分析;(2)籌備兩岸常設性土壤及地下水學術交流小組;(3)調查我國土壤及地下水環境保護服務業各領域業者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之評析與建議。期能進一步加速推動兩岸在土壤及地下水領域相關議題上的交流。

在臺灣與中國大陸之土壤及地下水環境保護法規制度、調查整治規劃等現況分析的工作上,經彙整中國大陸網站資訊,並且和中國大陸環保部污染防治司、環境規劃院、環境科學院領導等官方人士,以及中國大陸相關顧問公司專業人士等進行諮詢討論,由討論結果得知在2012年中國大陸並無新的相關法規頒布,而2011年之前的相關法規則於前期「2011年兩岸土壤及地下水環境保護法規制度研究暨交流計畫」報告書中已有彙整評析。整體而言,目前中國大陸對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法規的制定方向、主要內容、管理方法及相關技術細則等,仍有許多不同的意見尚待整合,且尚未有政策性的準備和具體落實動向。

2012年本會也舉辦了「2012年兩岸土壤及地下水環境保護法規制度學術研討會」、「2012年兩岸土壤及地下水環境保護法規制度暨產業推廣研究交流專家論壇」(圖1)及參訪活動(圖2),並邀請中國大陸貴賓共同參與;同時,自2012年5月至8月間,本計畫工作團隊成員亦赴中國大陸考察三次,除參與北京市辦理之「地下水污染防治學術研討會」及相關考察活動,落實兩岸於土壤及地下水環境保護之交流外,亦積極籌備兩岸常設性土壤及地下水學術交流小組,期能夠建立起可以提供產官學各界觀摩學習及經驗分享之機會與平臺。

於調查我國土壤及地下水環境保護服務業各領域業者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之評析與建議工作上,經兩岸交流會議討論與其他資料蒐集管道研析,臺灣土壤及地下水產業界欲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障礙,包括有:(1)資質認定不明確;(2)投資缺乏保障;(3)相關法規尚未健全,若干問題無法可管;(4)人際關係影響臺商獲取合約機會;及(5)知識產權缺少保護,增加臺商與中國大陸業界合作之風險。此外,預計中國大陸在完成2015年「十二五」計畫後,可能會制訂新的法規,更增加了對目前法規修法之不確定性,都是影響現階段欲預測臺灣相關產業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準確度。

中國大陸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調查與整治技術方面進步迅速,為能擴大我國領先優勢,宜積極參與、組織國際性會議,拓展視野,並引進研發新技術。此外,為能更瞭解中國大陸未來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情況與動向,除了繼續維持現有交流互動外,亦可提供相關技術培訓班或短期課程,自基礎面建立人際友好關係和技術影響力。

圖1. 2012年兩岸土壤及地下水環境保護法規制度學術研討會
圖2. 兩岸交流活動-實場參觀